8月8日,华为机器视觉产业峰会暨新品发布会2022在延安举办。会上,华为机器视觉军团宣布战略升级,以新市场策略、新产品组合、新服务策略、新生态体系做深做透机器视觉产业,并围绕破解AI落地难题,从架构、产品、生态全链条进化,加速AI落地。软通动力CTO刘会福、高级副总裁吴江、重大客户事业群销售管理部总经理杨克宇等受邀出席本次大会,共话机器视觉产业新空间。

机器视觉是感知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人工智能最大的一个应用场景,是数字基础设施的关键能力和智能世界的入口。近年来我国机器视觉市场长期保持着20%的均速增长,其中2021 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增速超过 45%。根据GGII 预测,至2025年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有望超过 380 亿元。
机器视觉涉及行业众多且需求多元,下游应用市场呈现出高度碎片化和定制化的特点。AI落地也面临如算法固化迭代难、场景多样选品少、工程复杂成本高、技术跨越组合难等诸多挑战。携手伙伴构建更有生命力的生态体系,是“加速AI落地,做大产业空间”的必然选择。对此,华为提出将提供更加开放共赢的生态体系,和伙伴建立起更广泛、更紧密、更健康的深度合作模式,帮助伙伴从“搬箱子”到“联合创业”转变,携手实现技术共建、商业共赢及引领产业发展。
作为多年的合作伙伴,软通动力与华为在诸多领域密切合作,在机器视觉方面亦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基于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的深厚积累和在制造、医疗、教育、园区等行业的丰富经验,软通动力将与华为机器视觉军团在产品联合研发、行业方案创新落地以及区域营销等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推动AI场景化落地,使能千行百业智能化提速。
 0赞
0赞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
                  虽然ChatGPT等AI工具正在快速改变世界,但它们并非无所不知的神谕。ChatGPT擅长"令人信服的错误",经常提供有偏见、过时或完全错误的答案。在健康诊断、心理健康、紧急安全决策、个人财务规划、机密数据处理、违法行为、学术作弊、实时信息监控、赌博预测、法律文件起草和艺术创作等11个关键领域,用户应避免完全依赖ChatGPT,而应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清华大学团队开发了名为DiffTester的AI代码生成加速框架,专门解决程序测试代码生成效率低的问题。该框架通过识别测试代码中的重复结构模式,让AI模型能够批量生成相似代码片段,而非逐词生成。实验显示该方法可将生成速度提升一倍以上,同时保持代码质量,在Python、Java、C++三种语言上均表现出色,为软件开发中的自动化测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微软重启三里岛核反应堆的协议确认了AI革命与能源现实主义的融合。亚马逊和谷歌也达成类似协议,共同押注核能为AI未来提供最可行的动力路径。到2030年代,数据中心用电量可能媲美大国水平。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电力需求到2050年将增长六倍。核电厂90%的容量因子使其独特适合数据中心需求。世界核协会估计,当前全球398GW核能产能必须在2050年前至少增长两倍。
英国巴斯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Policy Reasoning Traces方法,通过让AI学习专家的推理过程来提升政策合规判断能力。该方法在HIPAA、GDPR等重要政策测试中表现卓越,准确率超过81%,创造新纪录。PRT不仅能跨领域迁移,还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为企业建立智能合规体系提供了实用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