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双碳建设寻得绿色新路径
11月25日-27日,2022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无锡隆重举行。拥有独特物联网技术的朗新科技,在展会上重点呈现了能源互联网领域的最新成果,其中朗新新落成的低碳产业园——CPU空间展区成为全场焦点。依托在电力能源领域二十多年的深耕,朗新科技在"源网荷储"全链条服务中积淀了深厚的技术能力,自主研发的"光储充放"一体化解决方案也在园区内落地应用,为园区构筑低碳内核。
"光储充放"一体化,打造绿电零碳循环
"光储充放"顾名思义,这种一体化充电站的核心由四部分组成——光伏发电、储能电池、充电桩、反向充电。
朗新科技在产业园(一期)屋顶和挑檐处部署了总面积为1.3万平方米的分布式光伏板,年发电量达105万KWH;园区还建设有630kW/1000kWh 的储能站和近百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为往来园区的新能源车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而当园区断电或亏电时,园区配备的V2G充电桩可以让新能源车充当移动的"超级充电宝",为园区生产生活反向补充能源。由此构建了光伏绿电从生产到存储再到消纳的"零碳"循环,并形成新能源微电网的典型场景。
构建微网生态,推动城市能源调度智能化发展
配合朗新科技自主研发的光储充一体化微电网管理平台,园区微网中绿电的综合利用率持续得到提升。
光储充微电网管理平台能够对园区所有发电、储能、用能设备,以及相关的环境、告警传感器等进行集中监控和能量调度管理,实时了解电网整体运行、运营和交易情况。此外,平台还能实现对电站设备资产的管理,进行负荷能耗节能数据的分析及可视化展示,不断提升园区绿电循环效率。
凭借能源互联网技术,朗新CPU空间微电网在满足园区用能的情况下,富余的电量还能并入主网,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起到对主网的柔性调控作用,助力电网稳定安全运行,也带动能源结构的改善。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吴琦表示,朗新CPU空间光储充放系统的应用为微电网应用、绿色低碳产业园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也为能源消费绿色化指明了方向。
光储充放一体化在朗新CPU空间的应用,是朗新科技在低碳产业园建设、能源互联网前沿探索方面做出的有益尝试。从微观角度看,随着光储充放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普及,清洁能源将成为出行的主要电量,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将逐渐成为主流;从宏观的角度看,随着城市电网应用的进步,能源调度管理也将更柔性、更智能,助力能源消费走向绿色化。未来,朗新科技将继续深耕能源互联网技术及应用,为国家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贡献力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Luminary Cloud宣布完成7200万美元B轮融资,专注开发"物理AI"技术。该公司云原生平台可将仿真速度提升100倍,利用物理信息模型实时预测汽车、飞机等产品性能。公司推出针对特定行业的预训练模型,包括与本田合作的汽车设计模型和与Otto航空合作的飞机开发模型。融资由西门子风投领投,将用于扩大研发团队和市场销售。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上海AI实验室推出Dispider系统,首次实现AI视频"边看边聊"能力。通过创新的三分式架构设计,将感知、决策、反应功能独立分离,让AI能像人类一样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进行实时交流,在StreamingBench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系统,为教育、娱乐、医疗、安防等领域的视频AI应用开启新可能。
伦敦量子动态科技公司宣布交付业界首台采用传统半导体制造工艺的量子计算机。该系统已安装在英国国家量子计算中心,使用标准化300毫米硅晶圆,是首台自旋量子比特计算机。系统采用CMOS技术,占地约三个19英寸服务器机架,具备数据中心友好特性。公司开发的可扩展瓦片架构支持大规模生产,未来可扩展至每个量子处理单元数百万量子比特,为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Atla公司发布Selene Mini,这是一个仅有80亿参数的AI评估模型,却在11个基准测试中全面超越GPT-4o-mini。通过精心的数据筛选和创新训练策略,该模型不仅能准确评判文本质量,还能在医疗、金融等专业领域表现出色。研究团队将模型完全开源,为AI评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