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深圳,2023年3月23日】今日,华为举办以“智简DC,绿建未来“为主题的数据中心能源十大趋势发布会并发布白皮书。发布会上,华为数据中心能源领域总裁费珍福全面解读了数据中心低碳化、快速部署、高密化、储备一体、分布式制冷等趋势,与业界分享华为在数据中心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方面的探索和思考。
华为数据中心能源领域总裁费珍福解读数据中心能源十大趋势
费珍福表示,数智化时代,全球算力需求呈现指数级增长,数据中心迎来建设热潮。与此同时,碳中和目标下,数据中心产业的节能减排和绿色转型势在必行,挑战与机遇并存。华为基于自身实践和行业洞察,面向全球发布未来五年数据中心能源十大趋势,以趋势明晰方向,助力数据中心产业低碳可持续发展。
趋势一:低碳化
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和使命,驱动数据中心加速迈向绿色低碳化。光伏、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将更普遍地应用于数据中心,预计到2027年,绿电使用率超过50%,从源头上实现绿色低碳。同时,通过采用先进节能解决方案和余热回收等节能技术,大幅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和能源回收利用率,持续推动数据中心走向低碳化。
趋势二:可持续发展
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对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在具体的衡量指标上,数据中心将从以往的唯PUE论,向PUE、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水资源利用效率(WUE)、碳利用效率(CUE)、空间利用效率(SUE)、市电利用效率(GUE)、材料回收率以及全生命周期污染物排放等多维度综合指标转变。
趋势三:快速部署
随着AI和HPC的快速发展,全球算力需求高速增长,未来5年复合增速超过50%。这类算力需求的特征与传统截然不同,它会在短时间快速爆发,以ChatGPT为例,其上线仅2个月,月活跃用户突破1个亿,这些突增的业务量对数据中心的快速部署提出更高要求,未来数据中心建设速度将从当前的12个月缩短到6个月,甚至更短。
趋势四:高密化
根据摩尔定律,芯片每2年更新一代,其性能和功耗同步大幅提升,推动数据中心从低密走向高密化。未来,随着算力和功率密度的持续攀升,云数据中心将成为主流业务场景,多样化算力协同成为常态,单IT机柜主流功率密度将从6-8KW/柜提高到12-15KW/柜@2027,超算、智算中心功率密度将提升至30kW以上。
趋势五:弹性扩容
传统数据中心建设是一步到位,初期投资大,后期扩容升级难,基础设施与IT设备迭代周期不匹配。IT设备的生命周期一般为4-5年,其功率密度基本每5年翻番,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生命周期为10-15年。因此,未来数据中心应具备弹性升级能力,1代基础设施能够匹配未来2-3代IT设备功率演进,同时通过标准化设计,实现按需部署和弹性扩容。
趋势六:预制化
为应对传统数据中心建设周期长、运维难等挑战,预制化极简架构将成为主流。以电力模块为例,采用预制化和全模块化设计,核心部件工厂预安装、预调试,现场交付时间从2个月缩短至2周,满足业务快速上线需求。未来的数据中心从千柜级建筑到万柜级园区,采用预制化架构,建设周期从12个月缩短至6个月@1000柜,可实现快速交付和分期按需部署。
趋势七:储备一体
数据中心作为“能耗大户”,是新能源消纳和储能的重要应用场景。由于新能源发电存在间歇性和随机性,其大规模接入易影响供电稳定性,加上政策引导峰谷电价差,鼓励错峰用电,储能系统价值日益凸显。数据中心通过部署储能系统,逐步从短时备电走向储备一体化,一方面通过参与电网调频调峰,大幅提升电网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削峰填谷,有效提升出电率,可多部署IT机柜以增加收益。
趋势八:分布式制冷
传统集中式制冷系统,运维复杂、故障域大、可靠性低,一旦发生故障往往影响整个数据中心的可靠运行。相比之下,分布式制冷系统针对单个Datahall配置冷源,并按需设置冗余,单点故障不影响整体运行,还具备快速交付的优势。未来,分布式制冷系统凭借灵活架构和高可靠性等优势,将逐步取代集中式制冷成为大型数据中心首选制冷方案。
趋势九:智能营维
随着数字化技术和AI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规模持续扩大,运维复杂度也大幅提升,智能营维在提升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率和可靠性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智能运营,自动盘点数据中心资产状态,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二是通过智能运维,实时识别故障和节能调优,进一步提升运维效率,实现预测性维护和能效最优。
趋势十:安全可信
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重中之重。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数据中心会更加重视硬件可靠性、软件安全性、系统韧性、安全性、隐私性和可用性。在硬件层面,基于AI技术实现从器件、设备到系统三层级的预测性维护;在软件层面,重点投入分层级防御,通过软硬结合,持续构筑数据中心安全防线。
洞察趋势,方能引领变革,站在产业绿色转型的新起点,数据中心的发展脉络正逐步清晰。面向未来,华为数据中心能源坚持以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以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打造坚实的数字底座,使能数据中心产业共赢绿色低碳未来。
有关数据中心能源十大趋势的更多信息,欢迎访问以下地址下载《数据中心能源十大趋势白皮书》:
https://digitalpower.huawei.com/attachments/index/07a5ca2cef484f008d0389d03245192e.pdf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本文探讨了一种防范通用人工智能(AGI)和人工超级智能(ASI)存在性风险的方法:将它们置于计算机仿真世界中进行测试。虽然这种方法看似合理,但存在诸多挑战。AGI可能会隐藏恶意行为,或因被欺骗而转向恶意。此外,仿真环境可能无法完全模拟真实世界,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构建高质量仿真系统的成本和技术难度也不容忽视。文章认为,仿真测试虽有价值,但并非万能解决方案。
这项研究关注语音中的句子强调(即说话时对特定词的重音),它能传达说话者的潜在意图。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尽管现代语音语言模型进步显著,它们在理解句子强调方面表现不佳。团队创建了StressTest基准测试和Stress-17k合成数据集,并开发了StresSLM模型,使强调理解能力大幅提升。研究表明,通过特定训练策略,可以让AI不仅理解"说了什么",还能理解"怎么说的",从而捕捉人类交流中的微妙含义。
尽管AI在围棋等复杂游戏中表现出色,但在简单的井字棋游戏中却屡屡失败。研究显示,AI代理在模拟商业环境中的表现同样令人失望,经常出现幻觉、欺骗和任务未完成等问题。游戏测试为评估AI能力提供了直观方式,帮助普通用户理解AI的真实水平。面对当前AI行业的过度宣传,通过游戏化测试揭示AI的实际局限性,对于防范AI泡沫具有重要意义。
ViStoryBench是一个全面的故事可视化评估基准,由StepFun团队打造,用于测试AI将文字故事转化为连贯图像序列的能力。它包含80个多样化故事和344个角色参考,评估包括角色一致性、提示遵循度等多个维度。研究测试了20多种方法,发现UNO在开源方法中表现最佳,而商业软件如豆包和GPT-4o在提示一致性方面表现突出。该基准为故事可视化研究提供了统一标准,推动这一领域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