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北京亿华通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氢能科技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的成立,是亿华通从交通领域迈向能源领域的“破冰”一步,标志着亿华通经过10年的探索和发展,形成了氢能和燃料电池两大业务发展格局,构建了“双轮驱动”发展战略。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氢能科技公司主营业务将重点布局氢能的上游环节,围绕可再生能源与电解制氢高效耦合技术以及绿氢综合利用技术,以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产品和热电联供系统为核心产品,深度参与可再生能源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用氢等全产业链环节。按照规划,氢能科技公司在未来5-10年将发展成为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氢能科技公司,构建产业生态,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在今年两会上,亿华通董事长张国强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现阶段制约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的因素包括氢能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制氢成本较高、储运环节滞后、加氢站数量少等。成立氢能科技公司,正凸显了亿华通积极布局氢能全产业链、助力解决问题的坚定决心。
实际上早在去年底,亿华通就与新疆伊犁州伊宁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光伏及氢能相关项目落地。据悉,该项目总投资81.46亿元,已于今年3月正式开工,达产后预计电解水制氢工厂产能达到每年2万吨绿氢,计划建成加氢站20座,可满足3000余辆氢燃料电池重卡的日常运营需求。
此类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氢能科技公司还将在河北、内蒙古等多地陆续开展应用项目。
成立伊始,公司即开始“氢装上阵”,氢能科技公司发布了首套PEM电解水制氢系统和PEM电解槽,首次实现了从燃料电池发电机向电解水制氢系统的产品跨越。
尽管是自主开发的首套产品,但其卓越的性能仍然让人惊艳:秒级反应速度,最大程度将可再生电力转化为氢气,响应速度较碱液提升6倍以上;电耗低于4.4kWh/Nm3,远优于碱液制氢系统均值5.0kWh/Nm3;电解槽稳定产氢压力可达到4MPa,较行业均值提高了50%以上;在保证各项性能指标的前提下,体积仅是碱液制氢系统的1/4。
绿氢应用也是氢能科技公司关注的重要方向。去年,亿华通就发布了“氢雲”热电联供系统,其热电综合利用效率超过85%。据了解,“氢雲”也是氢能科技公司的核心产品,未来将率先在商业楼宇、工业园区、医院、能源孤岛等场景开展商业化运行。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PEM电解水制氢系统是现阶段与风、光等可再生能源耦合度更好的制氢技术路线。而亿华通作为行业龙头,此次成立氢能科技公司,并发布首套PEM电解水制氢系统,既契合国家发展氢能产业的大方向,又能助力解决绿电瞬时波动性与电解制氢稳定工况的冲突问题,未来在万亿级的电解水制氢市场中,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中国AI公司DeepSeek发布旗舰语言模型V3.1更新版,该模型已针对新一代国产芯片进行优化。新模型采用UE8M0数据类型训练,为即将发布的国产芯片做准备。V3.1统一了"思考"和"非思考"模式,单一模型支持两种范式,上下文窗口从65536扩展至131072个token,在工具调用能力上显著提升,Browsecomp基准测试得分从8.9提升至30。
谷歌DeepMind开发的GenCast AI系统在天气预报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在97.2%的测试指标上超越传统数值预报系统。该系统基于扩散模型和四十年历史数据训练,能在8分钟内完成全球七天天气预报,比传统方法快数十倍。GenCast采用概率性预报方法,为决策者提供多种天气情景,在极端天气预测方面表现尤为出色,为农业、能源、交通等领域带来广阔应用前景。
VAST Data发布SyncEngine通用数据目录和高性能导入解决方案,能够发现、编目并捕获其他供应商存储系统中的文件和对象数据,将其导入VAST的AI专用系统。该工具提供跨文件系统、对象存储和SaaS应用的实时可搜索目录,使数PB到EB级数据集中的数万亿文件瞬间可被发现,消除了分布式非结构化数据集发现和调动的障碍。
北京大学团队推出TransMLA技术,可将现有GQA架构语言模型直接转换为高效MLA架构,无需重新训练。该技术通过RoRoPE、FreqFold和BKV三项创新实现了最高10.6倍的推理速度提升,在93%内存压缩下仅需60亿词元微调即可恢复性能,为AI模型优化提供了经济实用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