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Infra亚洲与OpenInfra欧洲运营中心将增强地区韧性,就相关政策进行协调,以确保重要开源基础设施技术保持开放发展。
OpenInfra基金会近日在开源基础设施峰会现场正式宣布在欧洲、亚洲分别设立运营中心,以促进和维护开源社区及开源技术在这两大区域的发展。OpenInfra社区近几年在亚洲与欧洲地区发展迅速,社区规模显著增长,来自这两个地区的企业/组织成员在OpenInfra基金会的占比分别达到32.5%与38.8%。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开源和全球性协作所面临的挑战也有所增加。
Thierry Carrez,OpenInfra基金会总干事在OpenInfra峰会主题演讲的开幕致辞中表示:“世界已然变化,开源社区需要在地区中保持一定的韧性,采取有效的行动来确保重要软件技术保持开放发展。重大地区性问题已出现,比如欧洲地区的数字主权,OpenInfra区域运营中心的设立将促进各界的协作、讨论与协调响应,并就OpenInfra生态中成员们所关切的问题发声。”
OpenInfra基金会正积极对业界所关注的问题发声,比如欧盟《网络弹性法案》(Cyber Resilience Act)中有关开源软件的条例,此类区域性政策和法规,或多或少都对开源基础设施技术产生了不良影响。还包括规范开源在人工智能技术中的应用,比如ChatGPT等。一直以来,OpenInfra基金会都以大力倡导开源作为核心使命,建立区域性实体将为OpenInfra社区参与政策讨论提供实际的法律依据,建立更加健全的机制,充分发挥OpenInfra组织成员的影响力。
OpenInfra亚洲(运营中心设在新加坡)以及OpenInfra欧洲(运营中心设在比利时)将与OpenInfra基金会秉持共同的目标和使命,以便于开源生态中的参与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合作,为行业、学术和政府机构之间的联盟提供基础。OpenInfra亚洲及OpenInfra欧洲运营中心的参与者将重点关注六大事务,包括推动开源基础设施在当地的发展,区域性战略问题研讨,收集区域反馈,提升本土成员的声量,协调当地社区事务与活动,主导区域性业务的开发及市场调研,以及孵化本土项目,培养下一代开源贡献者。
Mark Collier,OpenInfra基金会首席运营官表示:“十年来,开源经历了空前的繁荣,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全球贡献者快速增加,开源项目广为应用,开源生态蓬勃发展,开源足迹几乎遍及各大洲。但如今各地区不同的监管政策以及对参与开源贡献或使用开源技术的限制等对开源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可以在地区层面采取行动,OpenInfra社区可快速有效地应对这些威胁。OpenInfra亚洲与OpenInfra欧洲营运中心的设立正是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不断增强OpenInfra全球社区的韧性,确保开源基础设施技术仍然对所有人开放。”
Jonathan Bryce,OpenInfra基金会执行董事表示:“开源领域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也由此促成我们积极采取战略行动,将OpenInfra的理念和组织架构深度嵌入全球重点地区。世界形势不断变化,开源也因此面临严峻挑战,这些挑战不仅来自专门的公司,也来自政府监管部门,我们必须采用新的协作方式,比如创建法律实体,确保我们的社区在业界占有一席之地,在制定任何与开源相关的决策时拥有发言权。”
OpenInfra亚洲运营中心初创组织成员包括:99cloud(九州云)、Ant Group(蚂蚁集团)、AWCloud(海云捷迅)、CDAC、China Mobile(中国移动)、China Telecom(中国电信)、 China Unicom(中国联通)、Coredge、EasyStack(易捷行云)、H3C (新华三)、Huawei(华为)、Inspur(浪潮)、NEC、NHN Cloud、Nipa Cloud、Okestro、OneQode、Tencent Cloud(腾讯云)、Wuhan Yangtze CT(长江计算)、ZTE(中兴)
边思康,蚂蚁集团开源办公室负责人表示:“蚂蚁集团致力于与亚洲各开源社区展开协作,非常高兴OpenInfra设立亚洲运营中心,这与我们的使命十分契合,以开源基础设施软件加速推动地区技术创新,促进云基础设施市场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亚洲地区生态系统的发展。”
周俊懿,华为云化网络开源开发团队总裁表示:“OpenInfra亚洲运营中心的建立将加速虚拟化和容器技术的发展,促进亚太区成员之间的深度协同与合作,并且为开源在亚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OpenInfra欧洲运营中心初创组织成员包括:Alisys、Bitergia、Canonical、Cleura、Cloud & Heat、Cloudbase Solutions、ComponentSoft、Deutsche Telekom(德国电信)、Elastx、Ericsson(爱立信)、Exaion、Fairbanks、G-Research、Infomaniak、OSB Alliance、OSISM、OVHCloud、OW2、Safespring、Sardina Systems、Schwarz IT、Secustack、Société Générale(法国兴业银行)、StackHPC、Ultimum、Virtuozzo
Phil Robb,爱立信软件技术(EST)负责人&爱立信软件技术美国公司总经理表示:“过去十多年,协作式软件开发已从根本上加速了世界向数字化基础设施平台的演进,爱立信很高兴参与推动技术的发展,持续满足电信及企业客户的需求。随着OpenInfra欧洲运营中心的成立,我们得以聚焦该区域独特的市场需求与机会,促进学术界、政府以及行业之间展开新的合作,解决更多问题。爱立信也期待与OpenInfra欧洲合作,与监管机构分享开源协作的独特价值,以确保在制定有效的法律来提升全欧洲安全的同时,持续推动开源合作的蓬勃发展。”
关于开源基础设施基金会(OpenInfra基金会)
OpenInfra基金会致力于构建多元化的开源社区,推动开源基础设施软件在实际生产中的开发与应用。OpenInfra基金会在全球187个国家/地区110,000余名社区成员的支持下,托管开源项目并进行社区实践,设计人工智能、容器原生应用、边缘计算及数据中心云等基础设施领域。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NVIDIA团队开发的SANA-Sprint技术实现了AI图像生成的重大突破,将传统需要20步的生成过程压缩至1步,在H100上仅需0.1秒即可生成1024×1024高清图像,速度比现有最快模型提升10倍以上。该技术通过创新的混合蒸馏策略,在大幅提升速度的同时保持了图像质量,并支持实时交互应用,为AI绘画从专业工具向大众应用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初创公司Positron获得5160万美元A轮融资,推出专门针对AI推理的Atlas芯片。该公司声称其芯片在性能功耗比和成本效益方面比英伟达H100高出2-5倍,并已获得Cloudflare等企业客户采用。Positron专注于内存优化设计,无需液体冷却,可直接部署在现有数据中心。公司计划2026年推出支持16万亿参数模型的下一代Titan平台。
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团队开发的DiagNote模型通过模仿人类做笔记的习惯,解决了AI在多轮视觉对话中容易"失忆"的问题。该研究构建了专门的MMDiag数据集,设计了双模块协作的AI架构,让机器学会像人类一样通过标记重点区域来保持专注力,为更自然的人机视觉交流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