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俄青年创新创业与创意大赛”产业决赛拟于7月正式开启。来自中俄两国的120名项目代表,将在山西太原、山东青岛、北京昌平的产业决赛中,同台竞技、共同角逐总决赛入围资格。
“中俄青年创新创业与创意大赛”是2020-2021中俄科技创新年的重大活动之一,由清华大学、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中关村发展集团和莫斯科创新集群主办,清华大学俄罗斯研究院和中关村天使投资联盟承办。
大赛共设置网络空间 、IT硬科技、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健康和文旅体育6个赛道,旨在以赛为媒,精准链接中俄人才、技术、产业及资本等要素资源,充分发挥两国青年作为科技创新主力军和突击队的引领作用,为双方科技创新合作提质升级按下“快进键”。
大赛组委会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诸多困难,于2020年9月18日的中关村论坛、12月8日的“北京市--莫斯科市结好25周年”庆祝活动”期间分别举行了中、俄方发布会。经广泛征集,645个项目进入海选,通过初赛和遴选的严格选拔,共有120个项目进入六大赛道产业决赛。其中,“网络空间”、“先进制造”产业决赛将于7月7-9日在山西太原举行,同期举办“中俄网络空间与先进制造业峰会”;“IT硬科技”、“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决赛将于7月22-23日在山东青岛举行;“医药健康”、“文旅体育”产业决赛将于8月3-4日在北京昌平举行。
大赛的目标是实现项目成果的落地。为此,大赛组委会专门设立了调研对接联合工作组,并于5月中旬启动了中俄产业需求调研以及项目对接落地的专项服务。大赛秘书长、清华大学俄罗斯研究院秘书长刘伟表示:“清华大学开展对俄科技创新合作二十余年,成功实施了一系列俄罗斯的技术引进与项目产业化,中关村发展集团拥有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能提供一流的创新生态集成服务。我们有理由相信,大赛能最大限度促进两国参赛项目达成所愿,加快创新要素资源的跨界集聚,建立中俄跨境协同的创新机制,实现创新生态系统的有机融合。”
中俄关系经受了世纪疫情洗礼和百年变局考验,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2020年“中俄科技创新年”期间,中俄两国元首数次通电话,表示要以“中俄科技创新年”为契机,推动两国各领域合作,造福两国人民。“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更在于青年一代心相通。”今年恰逢《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来自中俄创新创业一线的青年科技精英,正以自己的智慧与热情为中俄战略协作的美好未来献上贺礼!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卢森堡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RLDP框架首次将强化学习应用于差分隐私优化,创造性地解决了AI训练中隐私保护与模型效果的矛盾。该方法如同智能教练,能动态调整隐私保护策略,在四种语言模型上实现平均5.6%的性能提升和71%的训练时间缩短,同时增强了抗隐私攻击能力,为敏感数据的AI应用开辟了新路径。
这项由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完成的研究,首次从数据压缩理论角度揭示了大型语言模型存在"弹性"现象——即使经过精心安全对齐,模型仍倾向于保持预训练时的行为分布。
腾讯混元团队联合北京大学提出MixGRPO技术,通过混合ODE-SDE采样策略和滑动窗口机制,将AI图像生成训练效率提升50%-71%,同时在多项人类偏好评估指标上超越现有方法。该技术采用"从难到易"的渐进优化策略,专注于图像生成早期阶段的重点优化,并引入高阶求解器进一步加速训练过程,为AI图像生成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更高效可行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