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5日 - 以太网测试和测量行业的领导者思博伦通信(伦敦证交所上市代码:SPT)今天宣布,思博伦通信与新华三集团合作,成功完成了交换机800G接口互联测试项目,其中对于单通道112G连接技术的测试,充分验证了交换机在高速率接口上的容量突破,刷新了高速以太网交换容量的新标杆。
当前,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快,高密度应用爆发式增长,使得云网络数据流量激增,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商都在面向下一代超大规模云骨干网,进行技术和服务储备,以应对急速增长的需求。800G高速以太网,已成为业界打造容量更高的下一代以太网的技术共识。而对于数据中心网络来说,未来以太网交换机的发展方向依然是不断提升交换容量,同时降低连接器成本,本次项目验证的单通道112G高速以太网技术,为未来光模块的提速和降低成本提供了高可行性方案。
本次项目采用思博伦Spirent TestCenter 800G测试解决方案,对搭载了目前业界最高容量交换芯片的交换机进行验证,该芯片的交换容量为业界最高,接口采用最新的QSFP-DD 800G可插拔接口。同时,本次项目试用了业界多厂家的单通道112G速率的QSFP-DD 800G和QSFP-DD光模块和DAC直连电缆。单通道112G的连接器技术,采用56G波特率和PAM4编码方式,这是目前单通道最高速率以太网互联方案,对于光模块和直连电缆都是比较大的挑战。
测试结果表明,无论是高容量交换芯片、高速率接口,还是高容量互联方案,都具有超高的可用性,基于802.3ck 112G通道技术的PHY和连接器的互通性和通道质量得到充分验证。
思博伦Spirent TestCenter 800G测试仪作为本次项目流量发生仪器和接口互联测试设备,对800G连接器、交换芯片以及交换机设备进行了集成测试。作为800G的测试仪表,Spirent TestCenter 800G测试仪集成了一层测试功能,包括FEC、误码率、PRBS等,同时集成了Spirent TestCenter强大的基准测试和网络协议测试方法。这次测试从交换机、连接器和测试仪表都属于全球领先水平,也进一步验证了Spirent TestCenter在800G高速率以太网测试领域的先进性。
新华三集团交换机产品线总经理兼首席产品经理李玉涛表示:“单通道112G高速连接技术具有极大的挑战性,但在本次高规格测试的严格验证下,超高容量800G以太网方案的可行性得到了证明,并且制定了800G的测试标准,为800G交换机测试、生产、装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次测试说明新华三拥有成熟专业的112G 高速信号的综合测试能力,以及与合作伙伴共同实现业界先进的测试系统和可靠的实现方案的能力,体现了新华三在数字化基础设施领域的技术实力。”
思博伦通信大中华区总经理刘勇指出:“很高兴能在这个项目中和新华三携手验证800G高速以太网的多个突破性技术方案,很多思博伦合作伙伴都在提前筹备800G下一代以太网,相信能在本项目中收获更多信心。思博伦将以领先的测试方案,助力加快高速以太网的演进,并见证更多800G以太网的技术和性能突破,刷新更多记录。”
关于Spirent TestCenter的详细信息,请访问http://www.spirent.cn/products/testcenter.
关于思博伦通信
思博伦通信(伦敦证交所上市代码:SPT)为下一代网络和设备提供测试、评估、分析和保障解决方案, 为高速以太网、定位、移动网络基础架构、安全、5G以及业务保障市场提供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凭借在全面自动化测试和自发服务保障的持续创新,思博伦可帮助联网设备、网络设备和应用从实验室尽快应用到运营网络。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特尔第三季度财报超华尔街预期,净收入达41亿美元。公司通过裁员等成本削减措施及软银、英伟达和美国政府的大额投资实现复苏。第三季度资产负债表增加200亿美元,营收增长至137亿美元。尽管财务表现强劲,但代工业务的未来发展策略仍不明朗,该业务一直表现不佳且面临政府投资条件限制。
美国认知科学研究院团队首次成功将进化策略扩展到数十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微调,在多项测试中全面超越传统强化学习方法。该技术仅需20%的训练样本就能达到同等效果,且表现更稳定,为AI训练开辟了全新路径。
微软发布新版Copilot人工智能助手,支持最多32人同时参与聊天会话的Groups功能,并新增连接器可访问OneDrive、Outlook、Gmail等多项服务。助手记忆功能得到增强,可保存用户信息供未来使用。界面新增名为Mico的AI角色,并提供"真实对话"模式生成更机智回应。医疗研究功能也得到改进,可基于哈佛健康等可靠来源提供答案。同时推出内置于Edge浏览器的Copilot Actions功能,可自动执行退订邮件、预订餐厅等任务。
纽约大学等机构联合开发的ThermalGen系统能够将普通彩色照片智能转换为对应的热成像图片,解决了热成像数据稀缺昂贵的难题。该系统采用创新的流匹配生成模型和风格解耦机制,能适应从卫星到地面的多种拍摄场景,在各类测试中表现优异。研究团队还贡献了三个大规模新数据集,并计划开源全部技术资源,为搜救、建筑检测、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