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2022(第五届)行业信息化技术创新发展峰会在京举行。曙光云受邀参会,并斩获2022云服务领航企业、2022数据基础设施领航企业两项大奖。
在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已驶入快车道,在这个阶段,有三类重点任务亟待完成。“算力、数据和应用”曙光云云计算事业部总经理张晓辉在分享公司助力政企数字化转型时总结道。
曙光云计算事业部总经理张晓辉
多元融合是算力基础设施长期发展趋势
2017-2021年间,我国的数字规模增长13万亿,数字经济的激增,需要底层算力作为支撑。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新的生产力,是支撑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底座。
对于算力的物理载体——算力基础设施而言,融合发展将成为长期重要趋势。“应用对算力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不管是基于传统虚拟化云的算力还是AI智能算力,未来多种算力一定会融合在一起,形成融合云的中心。”张晓辉强调。
安全可信城市云,融合多元算网,指导应用落地
作为本届云服务领航企业,曙光云以城市云计算中心为基础,融合算力资源池,将云计算、AI计算、科学工程计算等多级计算网络结合,实现云网融合下的资源供给,扎根客户需求,打造贯穿融合云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规、建、运一体化的云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曙光云是真正意义上的“安全可信城市云”。背靠二十余年的自研经验,曙光云全面掌握产品核心技术,实现了信息系统从硬件到软件研发、生产、升级、维护的全面自主化。
当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各行各业打造新增长动力并持续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曙光云已经构建起支撑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云基础设施,面向政务、教育、医疗、金融等多应用场景搭配可行的应用机制。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