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权威咨询机构IDC发布《中国政务服务平台2022年厂商评估》,报告选取国内典型的政务服务平台厂商进行重点研究,烽火成功进入中国政务服务平台市场领导者象限。
今年6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持续优化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满足企业和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政务服务平台在政策层面受到高度重视,事实上也成为政务数字化核心的应用平台。
据IDC报告显示, 2021年中国政务服务平台市场规模超过50亿元人民币,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同时,政务服务平台服务的内容也在不断扩展,由一网通办、一网监管到疫情防控;由政务服务审批,逐步拓展到公共服务、社区生活等便利服务;同时,在大数据和智能化等技术的加持下,在业务办理品类、数量,以及办理便捷性、准确性上都有了长足进步。总体上,政务服务领域具有如下发展趋势:
跨地区跨部门应用打通、整合及流程再造。当前,政务服务大多遵循线下传统流程,实现“线下”事情“线上”能办。未来,将更加关注业务部门的流程再造及跨部门的流程改造,特别是对高频业务,实现线上业务的敏捷高效,全面提升政府服务数字化、智慧化水平。
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打通跨域流程。当前,各个部门存在数据壁垒,在数据共享的时效性、数据质量上提升空间较大。同时,跨省跨域通办持续推进,打通数据壁垒的需求会更加紧迫。此外,政府体系内需要培养总体的数字化思维,提升人才队伍数字素养。
政务服务平台的数智化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政务逐步重视智能技术的应用,智能化能力嵌入政务服务的全流程中。文字识别、智慧语音服务、自然语言理解(NLU)、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等智能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将持续深化应用。
今年9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要求加强数据汇聚融合、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积极开展政务大数据体系相关体制机制和应用服务创新,增强数字政府效能。数据正在成为数字政府建设的关键要素,以及政务服务智能化提升的发力点。
近年来,烽火一直以“数据”为核心,积极布局数字政府建设领域,聚焦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互联网+监管”、协同办公等建设热点,基于平台化、中台化的设计思维,持续丰富业务和数据中台能力,助力各级政府推动“一网通办”、“一件事”等场景创新,打造一体化政务服务模式,方便公众企业办事,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推进政务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便捷化、办理协同化。在今年新发布的国家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估中,烽火助力湖北省跃升至“非常高”行列,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未来,烽火将进一步聚力创新,紧跟数字政府建设发展趋势,将数字技术有效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让政务服务更加智慧便捷、普惠民生。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 本周为 ChatGPT 添加了 AI 图像生成功能,用户可直接在对话中创建图像。由于使用量激增,CEO Sam Altman 表示公司的 GPU "正在融化",不得不临时限制使用频率。新功能支持工作相关图像创建,如信息图表等,但在图像编辑精确度等方面仍存在限制。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用户正在使用该功能创作吉卜力动画风格的图像。
Synopsys 近期推出了一系列基于 AMD 最新芯片的硬件辅助验证和虚拟原型设计工具,包括 HAPS-200 原型系统和 ZeBu-200 仿真系统,以及面向 Arm 硬件的 Virtualizer 原生执行套件。这些创新工具显著提升了芯片设计和软件开发的效率,有助于加快产品上市速度,满足当前 AI 时代下快速迭代的需求。
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企业客户关系管理 (CRM) 的方方面面。从销售自动化、营销内容生成到客服智能化,AI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还带来了全新的服务模式。特别是自主代理AI (Agentic AI) 的出现,有望在多渠道无缝接管客户服务职能,开创CRM发展新纪元。
数据孤岛长期困扰着组织,影响着人工智能的可靠性。它们导致信息分散、模型训练不完整、洞察力不一致。解决方案包括实施强大的数据治理、促进跨部门协作、采用现代数据集成技术等。克服数据孤岛对于充分发挥AI潜力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