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权威咨询机构IDC发布《中国政务服务平台2022年厂商评估》,报告选取国内典型的政务服务平台厂商进行重点研究,烽火成功进入中国政务服务平台市场领导者象限。
今年6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持续优化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满足企业和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政务服务平台在政策层面受到高度重视,事实上也成为政务数字化核心的应用平台。
据IDC报告显示, 2021年中国政务服务平台市场规模超过50亿元人民币,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同时,政务服务平台服务的内容也在不断扩展,由一网通办、一网监管到疫情防控;由政务服务审批,逐步拓展到公共服务、社区生活等便利服务;同时,在大数据和智能化等技术的加持下,在业务办理品类、数量,以及办理便捷性、准确性上都有了长足进步。总体上,政务服务领域具有如下发展趋势:
跨地区跨部门应用打通、整合及流程再造。当前,政务服务大多遵循线下传统流程,实现“线下”事情“线上”能办。未来,将更加关注业务部门的流程再造及跨部门的流程改造,特别是对高频业务,实现线上业务的敏捷高效,全面提升政府服务数字化、智慧化水平。
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打通跨域流程。当前,各个部门存在数据壁垒,在数据共享的时效性、数据质量上提升空间较大。同时,跨省跨域通办持续推进,打通数据壁垒的需求会更加紧迫。此外,政府体系内需要培养总体的数字化思维,提升人才队伍数字素养。
政务服务平台的数智化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政务逐步重视智能技术的应用,智能化能力嵌入政务服务的全流程中。文字识别、智慧语音服务、自然语言理解(NLU)、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等智能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将持续深化应用。
今年9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要求加强数据汇聚融合、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积极开展政务大数据体系相关体制机制和应用服务创新,增强数字政府效能。数据正在成为数字政府建设的关键要素,以及政务服务智能化提升的发力点。
近年来,烽火一直以“数据”为核心,积极布局数字政府建设领域,聚焦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互联网+监管”、协同办公等建设热点,基于平台化、中台化的设计思维,持续丰富业务和数据中台能力,助力各级政府推动“一网通办”、“一件事”等场景创新,打造一体化政务服务模式,方便公众企业办事,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推进政务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便捷化、办理协同化。在今年新发布的国家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估中,烽火助力湖北省跃升至“非常高”行列,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未来,烽火将进一步聚力创新,紧跟数字政府建设发展趋势,将数字技术有效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让政务服务更加智慧便捷、普惠民生。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