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信创体系的重要一环,办公终端的国产化改造也正在大步向前。目前,信服云桌面云和国内主流CPU、操作系统、服务器设备、安全管理软件等完成兼容认证,包含鲲鹏、飞腾、海光、龙芯、兆芯、统信、麒麟、中科可控、浪潮(排名不分先后)等,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智能、高效、易用的数字化办公空间。
在产品兼容性测试环节中,主要测试信服云桌面云的兼容性、功能完整性,以及真实使用场景下的性能、稳定性、可靠性等,测试结果表明,信创桌面云在软/硬件层面均可与各产品协同、稳定的运行,性能卓越,完全满足认证要求。
在保证产品自身架构高度信创、国产化软件广泛兼容的同时,信创桌面云还支持以信创PC或信创桌面云瘦终端作为用户的前端接入设备,实现从操作系统到软件、从终端到服务端的国产化改造效果,以更深层次的信创程度、更全面的产品能力,为用户提供多维立体、持续升级进化的国产化、数字化办公方案。
“打铁还需自身硬”,除了与信创生态伙伴深度合作、优势互补外,信服云桌面云在持续打磨产品上也下足了功夫——
ARM与X86合二为一,业务开展不限架构
在整体方案上,信创桌面云采用的服务器可兼容ARM和X86两套架构,将操作系统、应用和数据全部集中到信创云平台后端进行统一管理,根据用户业务需要,可分配麒麟、统信等不同操作系统的虚拟机。而对于分期建设的演进阶段,可依托信创C86服务器底座,以云应用技术与Windows桌面平滑迁移技术,保障用户业务正常开展与数据迁移,真正实现一个底座上兼容两种架构,一种架构上运行两类应用软件,“升级改造”与“业务开展”两不误。
性能、功能双模拉齐,产品无感替换
在产品功能上,信创桌面云则与非信创环境下能力相同。为了帮助用户能够在信创改造的过程中更平滑的完成业务过渡和无感知替换,信创桌面云在功能和性能上与非信创模式对标,并且充分保留产品本身的进化潜力,对“性能不足”与“能力缺失”零容忍。
IOM智能运营管理平台,让信创运维再简单点
针对信创大面积推广后面临的桌面运维管理难题,深信服在业界率先将AIOps技术在桌面云领域进行实践落地——IOM智能运营管理平台,依赖其强大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对产品本身进行全栈监控和分析,帮助用户大幅减少运维管理桌面的难度,目前已经有近千家企业用户上线了深信服IOM智能运营管理平台。
信服云桌面云在信创环境下,以成熟稳定的信创技术,在政府、教育、能源、交通、金融等行业为用户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数字化办公空间,截止目前已成功交付200万+个虚拟桌面,上千规模案例200+个,在2021年度以41.7%的市占率位居国内桌面云市场榜首。(数据来源于IDC2021年中国云终端市场追踪报告)
未来,信服云桌面云将持续坚持自主创新,与生态伙伴通力合作,主动承担更多科技自强的使命责任,助力用户在信创赛道上走的更快更稳。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数字孪生技术正在改变网络安全防御模式,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测。这种实时学习演进的虚拟副本让安全团队能够在威胁发生前预见攻击。组织可以在数字孪生环境中预演明日的攻击,将防御从事后反应转变为事前排演。通过动态更新的IT生态系统副本,团队可在真实条件下压力测试防御体系,模拟零日漏洞攻击并制定应对策略,从根本上重塑网络安全实践方式。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上海AI实验室推出Dispider系统,首次实现AI视频"边看边聊"能力。通过创新的三分式架构设计,将感知、决策、反应功能独立分离,让AI能像人类一样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进行实时交流,在StreamingBench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系统,为教育、娱乐、医疗、安防等领域的视频AI应用开启新可能。
Linux内核开发面临动荡时期,Rust语言引入引发摩擦,多名核心开发者相继离职。文章介绍了三个有趣的替代方案:Managarm是基于微内核的操作系统,支持运行Linux软件;Asterinas采用Rust语言开发,使用新型framekernel架构实现内核隔离;Xous同样基于Rust和微内核设计,已有实际硬件产品Precursor发布。这些项目证明了除Linux之外,还有许多令人兴奋的操作系统研发工作正在进行。
Atla公司发布Selene Mini,这是一个仅有80亿参数的AI评估模型,却在11个基准测试中全面超越GPT-4o-mini。通过精心的数据筛选和创新训练策略,该模型不仅能准确评判文本质量,还能在医疗、金融等专业领域表现出色。研究团队将模型完全开源,为AI评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