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神经科学学会脑机接口与交互分会在珠海横琴正式成立。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副所长、脑虎科技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陶虎教授担任分会创始主任,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潘纲,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郑立荣,军事医学研究院军事认知与脑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常勇,上海交通大学微纳电子学系系主任刘景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劲松,脑虎科技创始人兼CEO彭雷担任分会副主任。
此外还有其他来自国内科研院所、知名高校及脑科学科技企业等多位顶尖专家共同组成了脑机接口与交互分会委员会。目前该分会拥有会员225人,会员遍布全国各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前沿科技企业等。陶虎教授介绍,分会将继续扩大会员规模,计划到2023年突破800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科学家张旭院士在开幕致辞中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无论是从医学角度还是社会发展角度,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是必不可缺的。神经科学学会非常愿意通过拓展脑机接口与交互分会来为行业提供一个很好的学术和产业技术交流平台。
脑机接口是涉及神经科学、信号检测、信号处理、模式识别等多学科的交叉技术。神经科学对前沿脑科学的研究离不开脑机接口核心工具,脑机接口与神经科学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未来脑机接口将是实现神经患者(如渐冻症、高位截瘫、老年痴呆、失语、失明等)的感知和运动功能的修复的有效手段之一,使病人恢复必要的生活和社交能力,增强控制外部环境的能力,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关于脑机接口与交互分会成立的初衷,陶虎表示,一方面是希望通过搭建一个开放交流的平台,促进各行业、各产业之间的互动,积极推动中国神经科学的发展,服务国家“脑科学计划”;另一方面是希望分会能够在国家层面重大项目的申报、指南建议等方面起到组织和规划的作用,促进神经科学领域人才队伍的培养,服务相关产业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脑虎科技与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签署捐赠协议,共同设立“CNS-NeuroXess Young Scientist Award”(杰出青年科学家奖)和专项基金,用于支持神经科学青年人才的培养,奖励有突出成就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以资助与神经科学发展相关的学术交流、科普宣传、社会服务等活动,加速科学家们对脑机接口技术的研究和理解,推动中国脑科学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印度理工学院研究团队从大脑神经科学的戴尔定律出发,开发了基于几何布朗运动的全新AI图像生成技术。该方法使用乘性更新规则替代传统加性方法,使AI训练过程更符合生物学习原理,权重分布呈现对数正态特征。研究团队创建了乘性分数匹配理论框架,在标准数据集上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为生物学启发的AI技术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英伟达和诺基亚宣布战略合作,将英伟达AI驱动的无线接入网产品集成到诺基亚RAN产品组合中,助力运营商在英伟达平台上部署AI原生5G Advanced和6G网络。双方将推出AI-RAN系统,提升网络性能和效率,为生成式AI和智能体AI应用提供无缝体验。英伟达将投资10亿美元并推出6G就绪的ARC-Pro计算平台,试验预计2026年开始。
Sony AI开发出SoundReactor框架,首次实现逐帧在线视频转音频生成,无需预知未来画面即可实时生成高质量立体声音效。该技术采用因果解码器和扩散头设计,在游戏视频测试中表现出色,延迟仅26.3毫秒,为实时内容创作、游戏世界生成和互动应用开辟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