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16日,以“因聚而生 为你所能”为主题的华为伙伴暨开发者大会2022在线上举行。期间,在华为云生态特别节目《ONE—华为云和TA的朋友们2022》上,华为云中国区副总裁、华为云中国区CMO张鹏发表主题演讲表示,中国云服务市场已经从上云降本发展到云上创新的新阶段,伙伴需要升级品牌营销方式来赢得市场。华为云提供Marketing as a Service,通过“营销能力即服务”、“营销增强即服务”和“品牌助力即服务”等能力加持,助力伙伴加速商机获取,携手更好地服务客户。
华为云中国区副总裁、华为云中国区CMO张鹏
中国云服务需求进入“云上创新”新阶段
随着数字经济深入推进,千行百业纷纷开启数字化转型进程,产业数字化需求不断释放。张鹏认为,中国云服务的市场结构已经发生变化,客户的关注点已经从以“上云降本”为重到了“云上创新”的新阶段,客群分布更加多元,客户也更加关注云产品与自身需求之间的匹配度。
面对云服务市场新需求,伙伴要赢得市场,需从传统的销售渠道点对点的拓展赢单为主,转变为通过品牌营销的方式,更加广而精的覆盖客户,提升触达客户、转化客户的效率,实现自身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和技术解决方案的匹配。“以Marketing的方式来赢得Market,这对伙伴的Marketing能力、品牌构建以及营销资源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张鹏指出。
华为云Marketing as a Service助力伙伴加速商机获取
为帮助华为云生态伙伴获得客户认可和更多市场机会,华为云将华为在To B领域积累的超过30年的品牌和营销经验、资源与工具,系统化地组装起来,形成一种Marketing服务,即Marketing as a Service,帮助伙伴更好、更快地赢得市场。
因此,张鹏表示,面向生态伙伴,华为云将Marketing能力变成一种服务,推出市场加速计划(Marketing as a Service),通过提供“营销能力即服务”、“营销增强即服务”、“品牌助力即服务”等能力加持,帮助伙伴打响品牌、做大市场、增强能力,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在营销能力即服务中,华为云将自身的营销经验、营销流程、营销工具系统化地分享给生态伙伴,携手构建大生态营销体系。该体系让华为云的流程变成伙伴的流程、华为云的工具变成伙伴的工具,让华为云的营销能力更好地溢出,真正为伙伴服务。
在营销增强即服务中,华为云将为伙伴提供流量加持、资源共享、联合营销、工具支撑、费用支持等5大方面的能力加持,帮助伙伴拓宽市场空间,让市场飞轮加速转起来。
据张鹏介绍,流量加持方面,华为云拥有巨量的客户基数,本身就是伙伴持续耕耘的大市场;同时华为云推出云商店,并通过流量运营为伙伴的联合解决方案带来更多销售机会;此外通过“云云协同”联动华为终端云资源,伙伴还能通过花瓣引擎、服务号等场景触达鸿蒙生态以及华为1+8+N的全场景海量终端用户。
资源共享方面,华为云将持续分层分级地向伙伴开放多种营销资源,包含华为云自办城市峰会资源、丰富的社媒平台资源以及各大城市丰富的营销资源,让伙伴获得更具价值的市场加持。
联合营销方面,华为云将基于最新的产业特点和政策导向,推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云、中小企业快成长、星光计划等专项行动,帮助伙伴在特定的场景下推出最具优势的产品和方案。
工具支撑方面,张鹏认为,定位商机、找到商机需要从“人治”转向“数字驱动”。为此,华为云向伙伴全面开放“天玑系统”,该系统能够帮助伙伴完成从线索商机资源的管理,根据客户的服务信息为客户提供量身订作的解决方案推荐服务,让市场拓展更加精准。华为云还将开放“数字营销平台”,帮助伙伴对营销过程和结果的管理进行系统化的数字化管理,同时华为云每年也会输出成套的专业营销资料包,让伙伴简单获取、轻松使用。
费用支持方面,针对伙伴的联合营销活动,华为云提供MDB营销基金,可以帮助伙伴分担市场拓展的成本。
而对于品牌助力即服务,张鹏表示,在华为云新生态伙伴体系下,今年,华为云计划将华为品牌构建的经验分享给伙伴,帮助伙伴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具体来说,一方面,华为云为伙伴进行品牌背书,提供Power by Huawei Cloud品牌资产;另一方面,通过系统性地赋能,帮助伙伴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
进入产业数字化阶段,回应云市场需求变化,华为云新伙伴体系应运而生。在新体系下,华为云将Marketing能力整合成一种服务“Marketing as a Service”,将更好服务生态伙伴增强品牌营销能力,帮助伙伴在产业数字化阶段加速赢得商机、做大市场。未来,在数字生态发展新阶段,华为云将继续携手伙伴与开发者,践行“All in One,One for All”的生态理念,持续生态创新,共建产业新生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Meta为Facebook和Instagram推出全新AI翻译工具,可实时将用户生成内容转换为其他语言。该功能在2024年Meta Connect大会上宣布,旨在打破语言壁垒,让视频和短视频内容触达更广泛的国际受众。目前支持英语和西班牙语互译,后续将增加更多语言。创作者还可使用AI唇形同步功能,创造无缝的口型匹配效果,并可通过创作者控制面板随时关闭该功能。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