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脑机接口技术首登2022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并成为大会硬核亮点之后,脑机接口又迎来了新的行业风口。
近日,上海印发的《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指出,到2030年,在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领域涌现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硬核成果、创新企业和领军人才。其中,在打造未来健康产业集群中,“脑机接口”位居首位,引起市场高度关注。
脑机接口技术是大脑和外部设备之间创建的直接连接通路,它既是神经修复最有效的工具,也是目前能有效解决瘫痪、中风、帕金森、渐冻症等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的有效手段之一,此外它还是全面解析认识大脑的核心关键技术,是国际脑科学最前沿研究的重要工具。
当谈及脑机接口技术,人们往往会将国内技术与国外技术做对比。国内脑机接口最具代表性企业脑虎科技的创始人兼CEO彭雷表示,目前脑虎科技在技术层面并不会输给外国同行,且拥有自主研发技术,在材料、神经通道采集等方面具有世界领先优势。此外,我国的临床医疗资源十分丰富,再加上国家鼓励性政策的支持,这些都为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脑机接口作为底层核心技术,随着人工智能、神经生物学、科技以及政策的不断进步,势必会掀起新一轮技术革命,脑机接口技术终将从实验阶段逐步走向落地。彭雷认为2021年可谓是脑机行业的拐点之年,“去年全球也出现了一些受到广泛关注的标志性案例,各种突破意味着脑机接口技术迎来了重大发展拐点。”
脑虎科技在9月的WAIC上首次公开发布了自主研发的首款集成式半植入医用级BCI产品及与植入体匹配的三款电极产品、高频脑电信号处理仪和软件算法云平台。彭雷表示,脑虎科技将积极响应政策号召,致力于为科研市场和医疗市场创造价值。
关于这套新产品的“亮点”:第一,结合MEMS工艺,实现了高通量(深部电极可达2,640通道、皮层电极可达1,024通道)、高密度(深部电极2,500通道/cm2、皮层电极150通道/cm2)、超柔性(深部电极厚度2μm、皮层电极10μm);第二,为了降低炎症发生概率,采用微创蚕丝蛋白电极包裹技术,通过蚕丝蛋白把电极柔软的表面适度固化以方便植入,植入完成后蚕丝蛋白便会溶解,让电极逐渐恢复柔软;第三,自主研发脑电信号处理芯片,并利用云端存储的信息搭建数字脑库,这不仅可以用于分析,还有助于输出稳定的解决方案。
据彭雷透露,在此次新品发布之前,脑虎科技已经开始给研究机构、大学、医院等客户提供一些部件产品,包括电极、软件、芯片,而新产品未来的商业化用途主要有两个:在第一个五年里,先让其作为基础研究工具平台来协助“中国脑计划”下的科研工作;到了第二个五年,在外部环境和产品本身逐渐成熟的情况下进入消费市场,通过帮助治疗渐冻症、高位截瘫、失明等来创造医学价值。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Meta 推出“Llama for Startups”计划,为在美初创企业提供直接支持与资金,助力开发生成式 AI 应用;同时,Meta在 Llama 模型研发中面临竞争与挑战,努力推动 AI 业务增长。
奥兰多魔术队与SAS达成战略合作,借助SAS Viya平台,通过数据和AI技术全方位提升球迷现场及数字化体验,同时优化票务预测与运营管理。
本文讨论了 MCP、ACP 与 Agent2Agent 三项协议如何助力 AI 系统的互联互通,降低整合复杂性,推动从试验向实用化转型。
DataCore 通过收购专注边缘及分支办公室超融合基础设施(HCI)的 StarWind,结合强大软件优势和虚拟 SAN 技术,旨在为分布式网络提供更灵活、经济和高效的存储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