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安徽·进而有为 华为云城市峰会2021暨工业互联网峰会”成功举行。此次峰会,众多产业专家、城市管理者、建设者和企业家齐聚一堂,论道工业高质量发展,共同探讨“云+智能”如何加速安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助推安徽制造强省建设。
以智变创质变,助力安徽制造强省建设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安徽坚持“工业强省”战略,创新能力和制造业营商环境领先全国,并成为中国制造业十强省。数字化大潮之下,安徽制造业转型进入提速阶段,而华为云依托自身30年ICT技术积累,以及云、AI、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正作为一股重要力量积极参与安徽制造强省建设。
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明
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明作开场致辞,她表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发展,要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加快发展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华为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通讯企业,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全产业生态优势,积极布局工业互联网领域。下一步,合肥将加快推动与包括华为在内的各企业的互动,集聚更多的要素资源,携手打造郁郁葱葱的工业互联网热带雨林。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潘峰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潘峰发表《五说工业互联网》的主题演讲,他指出,工业互联网首先是一场工业革命和互联网革命叠加的浪潮,是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的载体。同时,他还从智能制造加智能服务的“双节棍”,网络、平台、安全“三足鼎立”,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精制、服务化延制、数字化协制等四大制造“才子”,以及创新、合作、效率、精致、契约等五项修炼,分享他关于推进工业互联网的方法论和思考。
华为中国区副总裁、华为云中国区总裁张修征
本次大会上,华为中国区副总裁、华为云中国区总裁张修征发表《以智变创质变,破解工业数字化之道》的主题演讲。他认为,数据是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生产要素,在企业实现“数据驱动业务发展”之路上,需要克服3大关键挑战,即数据的采集与传输、统一数据模型以及数据集成与流通。
张修征指出,为破解上述3大关键挑战,华为提出“工业智能体”参考架构,包含工业边缘计算、先进工业网络、工业云平台和工业软件等四个层面。具体而言,在数据采集和传输方面,通过打造基于IPv6+的先进工业网络,形成高质量的数据通路,让数据上得来、智能下得去、上下游贯通;在统一数据模型方面,通过跨越工业协议和工业设备源头数据标准关,让工业数据讲“普通话”、讲“同样的词”;而在数据集成与流通上,通过打通数据资产供应链,加速数据资产应用创新。目前,工业智能体参考架构已经在安徽生根落地,助力在皖龙头企业海螺集团和信义玻璃加快数字化转型。
此次峰会上,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华为签署“生产优化及管控数据应用平台项目”合作协议;
生产优化及管控数据应用平台项目签约仪式
安徽环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签署“工业互联网转型”战略合作协议。
工业互联网转型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云+智能,加速安徽制造产业数字化升级
华为云全球生态部总裁康宁作《云上有为 企业智能转型的工业底座》主题演讲。他指出,工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华为结合自身工业数字化转型实践,推出工业云平台,通过“深耕数字化,一切皆服务”的方式,赋能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华为云全球生态部总裁康宁
据康宁介绍,华为工业云平台包含基础设施即服务、技术即服务、经验即服务、软件即服务等4层。在基础设施即服务层,华为提供遍布全球的云原生基础设施,使能企业应用生于云、长于云;在技术即服务层,提供华为云基础PaaS能力,包含数据使能、AI使能和应用使能三大使能平台;在经验即服务层,华为携手工业软件生态伙伴,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将工业经验Know How转换为数据资产,实现业界最佳实践的开放和共享;而在软件即服务层,华为针对电子信息、汽车、先进装备、家电等行业的重点应用场景,助力伙伴应用云化,实现多学科跨领域的应用协同,提供行业工业软件云服务,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峰会现场,中国科学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院长吴仲城出席并分享了学界在新能源汽车和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实践。他介绍称,标识解析体系是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的粘合剂,是产业聚集的重要推手。借助标识解析体系,可实现TBox车载终端、关键零部件检验检测、动力电梯梯次利用、充电设施、城市物流配送、全生命周期等面向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多个应用。
中国科学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院长吴仲城
华为云制造领域的客户和合作伙伴也应邀出席,分享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思考和自身实践。
海螺集团副总经理何承发
海螺集团副总经理何承发谈到,围绕水泥生产核心业务,海螺集团建设了以“数字化矿山管理系统”、“专家自动操作系统”和“智能质量控制系统”为核心的协同智能生产平台,在行业率先实现水泥生产全程智控,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
信义玻璃副总裁郭建林
信义玻璃副总裁郭建林表示,“我们和华为云合作,建设了信义玻璃数字化转型和工业互联网的服务平台,以‘服务一百家企业,打造一百个标杆示范,降低企业百分之一的成本’为目标,让行业百花齐放,如玻璃一般明亮夺目。”
赛意信息智能制造IIOT总监马亮
赛意信息智能制造IIOT总监马亮指出,赛意信息目前已与华为云在产业园运营、供应链体系和采购协同等方面进行了合作。今后,赛意信息还将继续与华为云深度合作,巩固AI和数据分析能力,携手为更多企业提供更完整的架构方案。
此外,峰会期间,华为云联合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正式启动华为云工业互联网“皖约”计划,携手赋能在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华为云工业互联网“皖约”计划启动
数字经济风口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速。华为云将持续依托云边端协同的全栈能力和根技术优势,发挥自身制造经验优势,以云、AI、大数据技术使能工业数字化,助力安徽加速制造数字化升级,推动制造强省建设。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