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9日至6月1日,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信安标委”)2023年第一次“标准周”活动在云南昆明举行。此次活动聚集了全国顶级的网络安全标准专家、学者和业界领袖,共同探讨网络安全标准领域的前沿议题和最佳实践,为数字经济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本次活动举办了全体会议暨网络安全技术与标准高峰论坛,主题为“网络安全标准护航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腾讯安全副总裁、云鼎实验室负责人董志强受邀出席并发表《云平台高安全等级架构》主题演讲,与参会者分享腾讯安全在云平台安全领域的创新实践和技术成果,以及在参与标准制定上的实践经验和工作建议。
董志强认为,数据泄露和供应链等安全威胁带来的安全风险日益突出,成为企业开展数字化经营的掣肘因素,尤其是对于关键基础设施而言,其安全稳定运行关系国计民生、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亟需更高等级的安全架构提供支撑。
基于多年云平台安全建设经验,董志强系统分享了腾讯云平台高安全等级架的实践,以期为大型企业尤其是“关基”平台提供参考。董志强在发言中也提出,应以标准制定的形式将云平台架构层面的安全工作推进实施,促进行业共识形成与协同发展。
腾讯安全副总裁、云鼎实验室负责人董志强
腾讯安全一直以来积极参与网络安全标准的制定,将腾讯安全的经验、方法分享给行业。自2016年开始,腾讯云积极参与国家在云计算安全方面的标准建设,包括不限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大数据业务风控国标研究、云计算服务安全等国家标准及研究课题,其中重点参与的GB/T 31167-2023于不久前的5月23日正式发布。
活动现场,中央网信办及全国信安标委相关领导视察了腾讯云与四川大学、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联合实施的“云计算安全系列标准支撑国家云服务安全评估的应用案例”展览,该案例曾于去年获得网络安全国家标准优秀实践案例一等奖。
董志强带领项目组汇报了优秀实践案例的实施情况。现场视察领导对项目组的实施情况表示认可,并鼓励项目组继续积极参与云服务安全的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加强标准实施,贡献腾讯云在云服务安全的优秀实践经验。
“信安标委”成立于2002年4月,是中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领域最高规格、最具权威的官方机构,下设6个工作组和1个特别工作组。自2016年开始,每年举办两次“会议周”活动。“会议周”活动则是其借鉴国际标准化工作模式和经验,对中国网络安全标准化工作组织模式的创新和有益探索,搭建了一个业内极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网络安全标准化工作交流、研讨、沟通的平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苹果在iOS 26公开发布两周后推出首个修复更新iOS 26.0.1,建议所有用户安装。由于重大版本发布通常伴随漏洞,许多用户此前选择安装iOS 18.7。尽管iOS 26经过数月测试,但更大用户基数能发现更多问题。新版本与iPhone 17等新机型同期发布,测试范围此前受限。预计苹果将继续发布后续修复版本。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